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MB193856X/2025-00031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18 13:50:13   浏览次数:   【字体:

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为减少粮食收储环节的损失和推动绿色低碳储粮,2017年以来,全国开展了两轮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等六大提升行动。这一系列行动紧密围绕粮食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目标,为我国粮食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指引。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责任,立足国家所需、新疆所能。近三年来,新疆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产,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量达到2330.2万吨,同比增加211万吨,占全国增量的19%。目前新疆粮食人均占有率均高于全国人均水平。我区现有仓储设施在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上存在一定短板,不能满足粮食保质保鲜、绿色环保的存储需求。推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将有效减少粮食在储存环节的损失,提升粮食储存品质,保障储备粮安全。

在粮食质量安全管理领域。难以实现对粮食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不利于全面提升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在粮食机械装备领域。新疆粮食生产、加工、仓储各环



节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相较于国内先进地区明显落后,老旧农机装备占比较高,高性能、智能化农机应用匮乏。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推进农机装备全方位升级,强化先进农机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应用,对新疆粮食产业降本增效至关重要。

2.项目主要内容

2023—2024年优质粮食工程共实施三大提升行动,分别为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质量追溯提升行动、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具体情况如下:

1)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高标准粮仓升级改造类项目以平房仓为主,重点围绕仓房隔热性能、密闭性能、控温技术等内容开展高标准粮仓升级改造工作。

2)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项目主要支持购买质量、品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检验设备等。

3)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项目主要支持购买粮食清理设备、输送设备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等。

3.项目实施情况

2023年—2024年共补贴金额4,111.32万元,补贴项目共160个,其中: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补贴项目23个,质量追溯提升行动补贴项目63个,机械装备提升行动补贴项目74个。

4.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本轮政策资金来源于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预算总额为4,052.32万元,其中:2023年预算安排2,024.98万元,2024



年预算安排2,027.34万元。实际支出共计4,052.32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升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提升粮食储存条件。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范围

1.评价目的

本次政策绩效评价围绕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产出、政策效益四个方面评分指标体系开展,旨在通过全面评价,总结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对政策的调整优化提出合理建议。

2.评价对象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补贴资金(2023—2024年)。

3.评价范围

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21〕177号)《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国粮规〔2021〕236),涉及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政策受惠对象、项目完成情况和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等。

(二)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和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思路和重点

1)项申报合规性、执行进度及资金拨付效率,核



查补助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到位。

2)管理制度、监督考核机制是否健全,考核管理措施是否有效。

3)汇总分析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补贴资金的绩效情况,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

2.评价指标体系

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补贴资金共设置评价指标29个,其中:政策制定指标共设置4个,政策实施指标共设置8个,政策产出指标共设置10个,政策效益指标共设置7个。

(三)评价组织实施与评价方法

1.评价组织实施

1)评价准备阶段

202547日—15日,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形式,确定评价内容、依据、评价时间及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制定评价工作方案,成立评价工作组。

2)实施阶段

2025416日—515日,根据审核通过的工作方案,评价工作组收集审核项目资料,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采访、集中座谈方式,对项目进行评价。

3)报告阶段

2025516日—615日,对项目相关数据进行摘录、汇总、分析,完成评价工作,撰写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评价方法

主要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



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

1)成本效益分析法

通过项目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进行量化对比,进行量化货币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成本效益比等指标,对比分析两者关系,以此判断项目经济可行性和绩效优劣的绩效评价方法。

2)比较法

通过目标比较法,了解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设定之间的偏差情况;采用历史动态比较法,评价了解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实效。

3)公众评判法

通过专家论证、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对政策执行结果、相关方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4)文献研究法

通过研究解读国家、自治区关于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补贴的相关政策文献,了解政策全貌。

5)数据采集法

通过现场合规性检查、政策资料查阅,了解掌握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三、综合评价结论

(一)综合评价结论

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二)指标分析

1.决策指标分析



政策制定共设置2个二级指标,从政策目标导向性和政策要素完整性两方面来评价。政策制定指标满分值15分,实际得分15分,得分率100%。

2.过程指标分析

政策实施共设置5个二级指标,从配套政策、政策执行动态跟踪、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政策申报情况、信息公开情况五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政策实施指标满分值25分,实际得分23分,得分率92%。

3.产出指标分析

政策产出共设置3个二级指标,从产出数量、产出质量和产出时效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政策产出指标满分值28分,实际得分26.81分,得分率95.8%。

4.效益指标分析

政策效益共设置2个二级指标,从社会效益和满意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政策效益指标满分值32分,实际得分30.75分,得分率96.1%。

四、项目实施成效

在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过程中,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成效显著,获得实施企业广泛好评。企业反馈,通过绿色仓储技术应用,有效降低粮食损耗;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产品检测效率;先进机械装备的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五、发现的主要问题

个别县市区未严格落实资金拨付时限,导致企业无法按



计划获取补贴资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造成影响。

六、相关建议

1.构建资金流向跟踪监督机制

后续应建立更完善的资金拨付监督机制,实时跟踪资金流向;强化对基层财政部门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执行政策的能力;同时,畅通企业反馈渠道,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拨付过程中的问题。

2.应强化数据填报管理

建议建立佐证资料台账,分类整理设备参数、验收报告等,并附详细计算公式。地州与自治区粮储部门审核填报数据时,重点核对数据与凭证一致性,对无明确佐证的指标值不予认定,确保自评数据可追溯、能验证。

3.增资优配,促粮企发展

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让更多企业受益优质粮食工程政策;建立科学动态的资金分配评估体系,制定涵盖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发展潜力、企业信用等级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优先支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差异化补贴机制,对中小微粮食企业给予适当政策倾斜,促进粮食产量均衡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