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

2024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材料——粮食节约减损

2024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材料——粮食节约减损

作者: 日期:2024-05-23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粮食节约减损

--2024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材料

一、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相同的物质载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牢端牢端稳中国饭碗。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新冠感染疫情肆虐,粮食安全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国内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硬约束,粮食增产空间有限,节粮减损等同于增产。

二、我国粮食产后减损模式

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开源节粮并重,减少粮食流通损失,治理舌尖上的浪费,更是开辟无形良田。有效减少产后环节的粮食损失浪费,需要整体提高粮食流通环节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流通过程管理,以全链条的角度推进粮食减损,才能有效降低粮食损失浪费。多年来我国在产后环节不断摸索实践,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作出了积极重要贡献。

(一)收储环节

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农民粮食收获后的清理、烘干、存储等技术服务需求。从2007年起,国家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共为26个省农户建设经济、适用、防虫、防霉的标准化储粮新装具1000万套,正确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可降至2%以内。2017-2020年,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已在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5500余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促进粮食提档升级的积极作用。例如,安徽省建设31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017年以来,累计清理、烘干粮食700多万吨,助农减损28.7万吨。

仓储环节

粮食仓储广泛应用的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等新技术,已成为国有粮食储备库的标配。氮气等低氧储粮技术应用规模已达3500多万吨,内环流控温储粮应用规模超过2000万吨。全国准低温储粮应用仓容超过1亿吨,原粮低温储藏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准低温和低温储粮技术有效提高了储粮品质,降低粮食储藏中的损耗。四川省实施低温储粮工程,在全省21个市州、170个县建设改造低温粮库总仓容600多万吨,有效减少了粮食损失损耗和品质劣变,保障了粮食品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专项中,现代粮仓绿色储粮科技示范工程等5个粮食储藏相关科研创新项目,在粮食储藏保鲜保质、虫霉防治和减损降耗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三)物流环节

通过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能够有效降低粮食物流环节损耗。通过应用铁水联运接卸技术、粮食铁路运输专用车皮和专用散粮车、接卸平台,有效减少了运输环节粮食遗撒损耗。

(四)粮食加工环节

全面倡导适度加工、合理加工,开展成品粮油适度加工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避免过度加工导致出品率过低,推进适度加工标准研究工作,为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损失和能源消耗提供支持。例如,在大米加工中,应用柔性碾米设备,可提高粮食出米率5-8个百分点。积极挖掘米糠、麸皮、豆粕等综合利用潜力,提高粮食利用效率,开辟了节粮新渠道。

(五)粮食消费环节

积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结合每年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和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材料,组织专题讲座,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传递爱粮节粮、消费节约理念,构建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确定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创新宣传形式,组织开展送粮油科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助力开展光盘行动

三、我国粮食减损主要经验

(一)加强制度建设

为推动节粮减损制度化建设,我国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规划等,将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上升到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为推动粮食减损形成长效机制,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施行,2024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节粮减损治理法治化逐步深入。粮食减损相关任务将纳入粮食安全考核。

(二)强化标准规范

系统化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更需要标准引导。目前我国已制定了涵盖仓储、物流、加工等环节的粮食相关技术标准,例如,修订发布了《大米》《食用油》等标准,《粮食仓库仓储管理规范》明确了仓储环节减损降耗的各项有效举措。下一步,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继续强化绿色仓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健全口粮适度加工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全谷物标准体系,加强新型粮机装备等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通过标准引导持续降低粮食损耗。

(三)推进科技支撑

为推动节粮减损,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产后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16个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12个局级粮食产后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成了粮食产后减损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我国已开发应用食品级惰性粉物理防控技术,电离辐射、微波、光诱捕等物理杀虫技术,氮气气调杀虫技术,开展了捕食螨生物杀虫技术、多杀菌素、S-烯虫酯、植物源杀虫剂等储粮害虫绿色生态防控新技术与产品研究。从预警、监测、检测等环节及时发现及防治储粮虫霉,减少粮食损失。

(四)推动全链条治理

坚持全产业链、系统化治理粮食损失,加强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全链条的管理。此外,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的全社会节粮减损行动长效机制,农业、发改、粮食、商务、市场等部门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涉粮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机制。

四、我国粮食减损面临的问题与未来重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深入实施粮食节约行动,全面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不断健全法律标准体系,完善节粮减损激励机制,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低温绿色储粮等技术,强化监管,全面倡导适度加工、合理加工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全链条节粮减损。开展重点区域农户储粮,加快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成品粮精准营养适度加工,切实提高成品率、出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强化节粮科技集成一体化示范,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科普教育。积极加强粮食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分享中国经验。

扫描分享至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