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

刘焕鑫: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

刘焕鑫: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

日期:2025-02-19 来源: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就是增加产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作出重要部署。2024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对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作出具体安排。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不断取得新成效,助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进一步增强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减损工作。2021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2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立足全局,结合实际,充分认识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粮食节约减损作出安排部署。2014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要求减少各环节粮食损失浪费。2021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11月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202411月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对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作出制度安排和具体部署。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行职能,抓好粮食节约减损相关重点任务落实。

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是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的基础上,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与损失浪费严重并存,需引起高度重视。中长期看,国内粮食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特别是受耕地、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硬约束,粮食增产难度较大,节约粮食、减少损失相当于增加产量,有利于提高粮食供给能力。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强化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耕好粮食节约减损这块“无形粮田”,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深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节约、反对浪费,自古以来传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荀子·富国》中的一句话“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馀”,深刻地告诫我们,让国家富强就要注意节俭,反对浪费,善于积蓄。长期以来,粮食行业在发展历程中,凝结形成了以“创业、创新、节俭、奉献”为代表的“四无粮仓”(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精神和“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一代代粮食人对粮食节约减损的执着追求和躬身实践。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将粮食行业优秀传统转化为粮食节约减损新的实践。

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节约减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职能,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推动粮食节约减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20214月修订施行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粮食收储、运输、加工等经营主体粮食节约减损作出专门规范。20246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设立“粮食节约”专章,标志着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步入依法治理新阶段。“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流通关键节点,强化政策供给,先后印发《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方案》《关于粮食节约减损的指导意见》,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原粮运输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粮食节约减损作出具体安排,依法管粮治粮节粮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优化产后服务,农户储粮减损效果更加明显。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支持建设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全覆盖。在应对连阴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中,依托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及时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有效发挥助农减损增收的重要作用。指导东北地区着力整治“地趴粮”,出台推动解决“地趴粮”问题的具体措施,加强粮食节约减损技术培训和服务,农户科学储粮意识和条件不断提升。近年来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1000万套科学储粮装具,有效降低农户储粮损失。据调查,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已由10年前的8%降至3%左右。

改善仓储条件,粮食储存减损降耗更加有效。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和旧仓升级改造,粮仓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进一步提升。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在首批59家粮食仓储企业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分生态区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应用,以点带面推动提质增效。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四合一”(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储粮技术在国有粮库普及应用,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5500万吨,控温、气调、内环流、害虫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不断提高。据调查,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的合理预期范围内。

注重科技创新,技术支撑粮食节约减损更加有力。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国建设23家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粮食节约减损技术研发和应用。国家级科研平台“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针对粮食清理、干燥、储藏等环节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指导有关科研机构研发粮食高效装卸技术及配套装置等,减少进出仓作业损耗,促进安全储粮。指导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全谷物健康食品创制等研究,助推全谷物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改善居民膳食和饮食健康。

加强标准引领,粮食资源综合利用更加深入。围绕粮食节约减损、绿色优储、适度加工等,制修订了一批重要标准。印发实施《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提出仓房建筑、储粮工艺、信息化系统等具体技术要求,促进仓储设施硬件向更高水平整体跃升。组织制修订粮食节约减损相关标准,发布《小麦粉》等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引领、技术升级、科普宣传等,推动提高成品粮出品率。鼓励粮油加工企业生产更多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积极挖掘米糠、麸皮、豆粕等综合利用潜力,不断提高粮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加大宣传引导,粮食节约减损氛围更加浓厚。强化宣传引导和典型示范,组织开展粮食储存节约减损“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征集活动,评选“十佳”案例和百余项实用技术并推介,促进各地交流互鉴。结合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等重大活动,围绕爱粮节粮、节约减损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广普及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做法。各地依托优势资源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劳动体验、科普宣传、光盘行动等粮食节约减损主题宣教活动。组织“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等主题宣传,策划拍摄“节粮减损·专家谈”“农户储粮·专家说”等系列科普视频并组织宣介,推进全社会粮食节约减损的氛围更加浓厚。

进一步完善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长效机制

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多方协同。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完善机制,优化举措,聚焦粮食储存等关键环节,推动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更大成效。

着力抓好部署推进。始终胸怀“国之大者”,锚定粮食节约减损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持续推动粮食节约减损走深走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印发实施粮食和储备系统粮食节约减损行动方案,实化政策举措,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细化系统内责任要求,凝聚全系统力量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工作。

着力推动储存减损。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推动东北地区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组织开展“粮食科普乡村行”等活动,因地制宜推广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推进现有仓房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绿色储粮功效。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绿色储粮技术,针对不同储粮生态区加强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应用。加强政策性粮食仓储管理,不断提升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着力加强创新驱动。科技支撑方面,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化扦检设备、平房仓散粮自动进出仓设备、绿色高效清理烘干设备、粮食高效物流装备等,加快技术应用和装备升级步伐;针对新型专用散粮、成品粮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接卸设备,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推介;推广低温升和柔性碾米等设备,促进粮食资源综合高值利用。标准引领方面,稳步推进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推动粮食节约减损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制定和完善节约粮食、减少损失损耗的相关团体标准。推动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在宣传引导、标准引领、科技创新、产业提升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

着力开展科普宣传。聚焦农户储粮、绿色仓储、合理加工、营养健康等重点,常态化开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公益宣传,深入打造“节约一粒粮”“少吃油吃好油更健康”“全谷物好营养更健康”“农户储粮·专家说”等宣传教育活动品牌,大力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浓厚氛围。结合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等重大活动,集中宣介粮食节约减损典型案例,开展节约粮食主题宣教活动。深入挖掘爱粮节粮先进典型,促进形成爱粮节粮、崇尚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强化支撑保障。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高校—部门—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鼓励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涉粮院校加强校企合作,为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指导各地强化政策引领,因地制宜细化粮食节约减损目标任务和落实举措,真正把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管,依法依规处置发现的问题。健全调查评估机制,优化粮食储存损失损耗相关指标和调查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储存损失损耗情况,使粮食节约减损情况可量化可评估。

(来源:人民论坛网

扫描分享至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