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新疆已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肩负着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的光荣使命。
一、自治区高位推动粮食产业发展
(一)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战略定位。2022年9月,新疆自治区党委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将粮食工作方针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调整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聚焦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将“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纳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二)强化部门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农业农村、发改、商务、交通、财政、粮食和物资储备等多部门聚焦粮食产购储运加销各个环节,加强信息共享、政策协同、资源整合,共商年度重点工作,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难点堵点,凝聚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三)加强省际交流,拓展产销合作。积极深化巩固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对口援疆工作暨粮食产业对接现场会部署要求,拓宽新疆粮食“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四川省成都市首次成功举办新疆玉米推介暨产销对接座谈会。来自云贵川渝68家企事业单位143名代表参加会议,现场促成合作意向5个、销售玉米6.4万吨,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从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情况来看,粮食线上成交量从第一届的1.99万吨攀升至第六届的115.97万吨,成交金额从1.82亿元增长至30.67亿元,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四)高位统筹引领,聚焦招商落地。加大招商引资服务保障力度,当好“店小二”。积极对接霍尔果斯市政府,协调水利、城建、海关、市政等部门,推动建设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园;协调阿克苏地区相关单位,助力玉米深加工企业落户温宿县产业园区;与海关等部门协同推进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入驻阿拉山口综保区,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推动精深加工转型升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各类展销会,全国众多粮油企业与新疆实现“双向奔赴”,推动多家粮油龙头企业落户新疆。
(五)做好品牌宣传,打造金字招牌。努力推进“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组织设计“新疆好粮油”区域公共品牌标识,构建完整且辨识度高的“新疆好粮油”品牌符号体系,提升品牌整体形象。印发《“新疆好粮油”产品遴选及管理办法(试行)》,制订“新疆好粮油——小麦粉”等7个团体标准,精心遴选109个“新疆好粮油”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周密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新疆农产品北京、上海展示交易会等,宣介推广“新疆面粉”区域品牌,不断提升“新疆面粉”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使新疆粮油产品“优质、绿色、健康、营养”的特点深入人心。
(六)深化产业援疆,促进产销融合。由局领导带队,先后赴江苏、湖北、湖南、河北等13个对口援疆省市招商引资,走访行业龙头企业100余家。推动涉粮央企项目落地,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启动在疆投资计划。稳固省际间、企业间产销合作关系,有力推动新疆优质粮油产品走进援疆省市,近两年实现销售量近百万吨,产业援疆与产销合作形成良性互动。
二、新疆粮食产业建设成就斐然
2023年、2024年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实现突破,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彰显了新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一)产量屡创历史新高。2024年,新疆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粮食种植面积达444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330万吨,粮食增量位居全国第二。粮食单产524.8公斤/亩,跃居全国第一,其中小麦、玉米创造9项全国大面积单产纪录,并建成百万亩级玉米“吨粮田”。全年向兄弟省市调出小麦100万吨、玉米550万吨,为保障全国粮食供应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二)收储能力显著增强。建立粮食增产增仓增储联动长效机制。2024年,与农发行新疆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贷款167.38亿元,全区累计收购小麦400.7万吨,收购秋粮658.1万吨,新建仓容131.1万吨,申请国家在疆建立调节储备,有效增强了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与应急保障水平。
(三)粮油产品优质安全。新疆玉米、小麦品质优良,食品安全指标合格率达100%,一等玉米、小麦占比分别高达98.9%和9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红花、亚麻、葡萄、核桃、藜麦、黑麦、鹰嘴豆等特色粮油种类丰富,其中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高达83%,极具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区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数量达378家,较2021年增加35%;产值实现490亿元,较2021年增长11%。成品粮加工企业年处理粮食能力978.61万吨,油料年处理能力570.87万吨,饲料企业年处理粮食能力411.82万吨,粮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从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情况来看,特装展区面积从第一届的150平方米,迅速递增至第七届的1000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展品品种均创历史新高,第七届组织170余家企业、400余人携600余种产品参展。近3届展会上,新疆特色优质粮油产品、蜂蜜、马奶酒、沙棘汁等产品在历届粮交会上均销售一空,馕和烤包子品鉴区人气火爆,排起“长龙”队伍,成为展会中一大亮点。
三、新疆粮食产业空间广阔
展望“十五五”,新疆将立足自身优势,高位谋划推动粮食就地加工转化,全面提升粮食流通质效,奋力开创粮油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年均3000小时充足光照、20℃显著昼夜温差,加之纯净天山雪水灌溉,赋予新疆粮油独特的品质基因。同时,新疆拥有866万亩耕地后备资源,粮食增产潜力巨大,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高效便捷的区位优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筹布局,构建起包含20个对外开放口岸、24条跨境航线、百余条跨境线路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东联西出、西引东来”通道优势显著。过境中亚班列超1.6万列,同比增长超10%,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逐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粮油贸易新格局,既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屏障,更是辐射中西亚粮油市场的黄金门户。
(三)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新疆正处于“一带一路”建设黄金期与粮油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两免三减半”“五年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叠加发力,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粮油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新疆粮油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政策动能。
展望未来,新疆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粮油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